浅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旨在积极整合各类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布局调整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概念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各级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实现办学规模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一)布局调整规划不科学,撤并农村学校工作不规范
部分县布局调整未制定统一规范的学校撤并标准和程序,规划实施带有随意性,采用划定学校办学规模、制定撤并学校数量目标等办法推进学校撤并工作,未征求规划撤并学校所在地的群众意见。伴随撤并农村学校的同时,一些学历高、年轻的教师由基层向乡镇、县城流动,造成基层年轻骨干教师短缺。部分农村学校及教学点没有专门的音、体、美等专任教师,出现专任教师教授多门专业问题,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县城学校学生急剧增加,班容量增大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意识的进步,让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成了每个家长的愿望,适龄农村儿童少年迅速向县城集中,造成县城中小学出现了超负荷运转。如个别县城所在地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平均班额达到72人以上,其中最大的班额达到116人。班容量过大,造成教室过于拥挤,给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防灾避险带来不便,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条件简陋,管理、服务能力有限
(未完,全文共2297字,当前显示6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