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如何评估企业价值

may,2012vol.15,no.9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研究综述

王玮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杭州310018)

[摘

要]在股权结构、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实证结果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针对相关文献进行归

纳总结,分析其差异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

doi:

10.3969/j.issn.1673-0194.2012.09.018[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9-0025-03

1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在多元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因为衡量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指标多种多样,所以实证结果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姚俊、吕源和蓝海林(2004)发现多元化程度与资产回报率(roa)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天和余鹏翼(2005)实证检验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损害公司价值。他们认为多元化会折价,即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降低了公司价值,恶化了企业经营业绩。但傅继波和杨朝军(2005)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创造了价值,多元化公司的价值要高于相关专业化公司组合的价值。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斌(2005)的实证结果也表明,公司进行多元化活动后,多元化程度与短期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关系。他们支持多元化溢价观点,即多元化战略增加了企业价值,改善了企业经营绩效。与上述两种结论不同的是,我国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程度与公司价值没有任何关系。刘力(1997)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程度与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和资产负债率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相关关系。薛有志和周杰(2007)采用调整的赫芬德尔指数衡量产品多元化程度,发现多元化程度对公司绩效(资产回报率和托宾q)没有直接影响。薛光红(2010)提出,公司多元化是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关系的一个典型例证。因此,考察多元化战略,股权结构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将多元化战略作为中介变量,在验证股权结构、多元化战略和绩效两两之间关系的同时,验证了多元化的中介效应。

导致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低,多元化功能追求上的差别造成了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绩效并不理想,而私有控制公司有通过多元化实现内部市场功能的诉求,因此它们的多元化水平高,相应地公司绩效并没有降低,两者反而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多元化促进了公司绩效。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不同股权控制下的公司多元化水平存在差异,但终极控制人性质与多元化水平、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并无统一的结论。

3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多元化经营和企业价值的影响

berleandmeans和jensenandmeckling都认为公共交易的

公司中,管理层一般都致力于寻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与外部股东的目标相一致。诸如,管理层广泛存在的“帝国建造”、声誉和职业生涯的考虑、自我保护、短期主义等,都有可能使公司经理通过公司多元化来实现个人的各种利益目标。具体表现在:通过公司多元化可以提高其报酬、权力和地位;通过专有投资获得的特定管理技术,提升其人力资本期权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堑壕效应”和未来职业生涯预期;通过多元化分散公司整体风险,削弱个人投资组合的风险。因此,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其与外部股东的利益越趋于一致,因而就不大可能采取损害股东财富的决策。这样,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之间应该呈负相关关系。反之,企业则更容易采用多元化战略。通过实证检验,

denis和sarin(1997)证明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多元化程度存在


(未完,全文共7920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