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思路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不同理解出发,通过比较揭示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理念的局限性,并进而提出了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我国在创新型人才理念和培养实践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与偏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效率的负面影响,最终表现为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领域的相对落后。为了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我国教育主体尤其是高校必须切实改变创新型人才理念,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观,同时,还应该学习、吸收外国尤其是美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考虑到我国所具有的特殊国情,我国高校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进这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

关键词: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教授评价制度个性自由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趋于普及,人类已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不再是资本的积累,而是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的推动最终要依靠人才,于是,世界各国纷纷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展开了深层次、大范围的教育改革,这些教育改革的目标都锁定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国理论界将这类新型人才称为创新型人才。

一、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不同理解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确切内涵,我国理论界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所谓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2.“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3.“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在国外相关文献中对“创新型人才”的明确定义并不多见,而通常是从人的具体素质特征方面来解释这一概念。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曾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在英国,大学教育将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作为目标。所谓的绅士型领袖和学者,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校长c.lucas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未完,全文共11111字,当前显示14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