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域残损币兑换投诉案件增多成因及对策:公安部禁封的灵异案件
【摘要】
2012年1月以来,人民银行龙南县支行相继接到辖内群众残损币兑换投诉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起,增长75%,有明显增多趋势。为剖析投诉案件增多的原因,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关键词】
县域残损币兑换投诉成因及对策
一、辖内投诉案件的基本情况
1月15日,县渡江镇廖某持1200元,共计12张残损币到农社营业所网点兑换,被告知要出具村级证明才可以办理,该群众持币离开后在县内另一家金融机构办理了兑换,廖某认为渡江营业网点做法违规,因此投诉。
2月14日,县城居民杨某持100元一张残损币到工行一网点兑换,当班人员未进行必要解释,未办理兑换,杨某电话投诉至县人行营业室。
3月22日,马沽溏镇温某持60元三张残损币到建行一网点兑换被告知要到人行进行鉴定才能兑换,客户认为没有必要,因此投诉该网点。
5月20日,杨村镇农民赖玉娟7100元、共计71张,因交通事故起火,造成人民币残损。事后持残损币到赣州银行龙南支行某网点兑换,被告知短期内难以办理,告知客户可以到当地农行网点兑换,赖某持残损币到农行后也被告知需到其它行办理,客户对此很有意见,随即到人行投诉上述两网点。
二、金融机构被投诉的主要原因
(一)兑换残损币缺乏主动性
一是兑换残损人民币属于无偿服务,多数金融机构主动回收残币的积极性不高。各金融机构认为,残损币“凑把”、“凑捆”难,占压库存时间长,个别金融机构人员既怕麻烦又怕承担赔偿风险,影响了其主动回收残币的积极性。二是办理残损币兑换费时费力,而且没有任何效益,兑换残损币缺乏主动性。
(二)法规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不强
(未完,全文共2169字,当前显示6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