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余姚市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摘要基于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等资料,对余姚市种植业污染现状、趋势、成因等进行了分析,理性地提出了回避和治理种植业污染的一些对策措施。关键词种植业;污染;现状;原因;应对措施;浙江余姚

中图分类号x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323-03

种植业污染是典型的隐性污染,单次污染强度浅、不易察觉,但需治理面广,与农业生产相辅性强。为此,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以及《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余姚市自2007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半,对全市辖区21个乡镇的种植业污染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取证,得出了不同区域(种植模式)的污染状况、污染物流向及对环境的影响强度,并提出了初步应对措施。

1余姚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

1.1种植业历史与现状概况

余姚市是浙江省重要的产粮大县(市),历史上粮食年复种面积曾达5.33万公顷,总产超32万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高效种植模式的引进、推广和应用,使种植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作物棉花、油菜种植面积日趋萎缩,春粮一度淡出了余姚市的主要冬季作物,早晚两熟制水稻生产模式也遭单季稻模式的强力冲击。与此同时,高效蔬菜(包括设施蔬菜)、林特果业面积得到了迅猛发展。2007年全市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1万公顷,单产6390kg/hm2,总产17.9万吨。其他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有:蔬菜1.97万公顷,花卉苗木0.38万公顷,果园0.69万公顷,茶叶0.39万公顷。全市目前已形成了滨海加工型蔬菜、山区林特、沿姚江水稻和近郊花色蔬菜为区域特色的布局。随着城乡一体化三产联动不断加快,余姚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格局基本形成。

1.2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

1.2.1污染的形式与种类。种植业污染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化肥、农药和地膜。种植业产出的秸秆,若不合理利用,处置不当,未作无害化处理而随意丢弃,也会引起对环境的污染。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容易富集,农药中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机、无机物也容易沉积或扩散。这些物质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到周围的大气、土壤、水体和农产品中造成直接污染,还往往会随着大气、水的运动和食物链进行长距离迁移,从一种环境介质扩散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影响到远离农药化肥使用地的环境与动物;有些农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施用后会以多种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和其他环境要素中,对土壤、农作物、地下水等环境介质造成持久的污染;还有一些农药脂溶性极强,这些农药往往会通过在生物体脂肪内的积累和浓集,积少成多,变低毒为高毒,对生物体及其后代构成严重威胁;农药的残留和富集也会使害虫天敌等有益生物种群减少而害虫抗药性增强,加大了虫害治理难度;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种植业活动本身所依赖的农田地力造成损害,致使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水土流失等。

1.2.2对环境的污染状况。种植业中化肥、农药、地膜的污染强度由它们的使用量、使用频率和本身特性所决定。表1和图1反映了2001~2007年度间余姚市作物播种面积与化肥、农药使用量变化情况。在播种面积不断下降的同时,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却逐年增加。农药的使用量还与当年病虫害发生程度密切相关。


(未完,全文共4771字,当前显示14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