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教育改革

摘要仪式作为一种承载文化意义的行为方式,是当下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仪式教育以一定的形式作为其外在表现方式,但背后蕴含深刻的文化意义。借鉴美国仪式教育的经验,我国学校仪式教育在仪式教育的理念,仪式教育的方式,仪式教育的程序设计以及仪式教育的评价体系等诸方面亟待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仪式教育;审视;创新

作者简介王小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一、仪式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礼与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礼”重“仪”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依据《辞海》,“礼”在古代本谓敬神、祭祀之礼,其后引申为表示敬意,也泛指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1],如《论语。为政》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仪”则主要指礼节和仪式[2],引申为法度和准则。但礼、仪二者是有区别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地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由此可以看出,“礼”和“仪”二者是有区别的,礼与仪相比较,礼更加注重内在内容,仪则更多指外在形式。但是,礼、仪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仪可以看作礼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礼可以看作仪的内在本质和内容。《论语。八佾》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所以,在仪式中,既要注重仪式的外在形式,更要注重仪式的内在要求。为了避免仪式沦为一种形式,从而导致名存实亡,当下的仪式教育更应该关注仪式背后的内容、精神和情感。

(二)仪式与仪式教育


(未完,全文共2443字,当前显示6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