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马宗国,朱孔来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我国县域经济虽然总体实力提升较快,但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差别,仍存在着不均衡性及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0)12-0065-04

我国县域经济虽然总体实力提升较快,但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及地理位置的差别,却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性。近几年,山东省在/促强扶弱带中间0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引下,通过加快实施/双30工程0,县域经济呈现出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局面。但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2009年,山东省122个县(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9341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38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9451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923818亿元,进出口总额108517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8615%、5613%、8416%、8117%、7813%。全省有26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其中前20强中占了7席。

(二)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山东省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提高经济集中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县域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8年的1012b5911b3017调整为2009年的919:5810:321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114%,比2008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以提高经济集中度为目标,通过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了县域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的聚集。近几年,许多县市规划建设了各类经济园区,目前,全省县域经济园区已达1100多处,60%以上的新建项目聚集在园区内,经济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载体,区域经济规模效益明显提高。

(三)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09年,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55元,同比增长819%,农民恩格尔系数达361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3476元,同比增长1317%;2010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14元,同比增长1318%。

(四)/双30工程0成效明显

通过实施/双30工程0,经济强县优势更加突出。2009年,30个经济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收稿日期:2010-08-20

作者简介:马宗国,男,山东泰安人,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美国罗德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企业战略。


(未完,全文共5957字,当前显示11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