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政策执行中的
问题与对策
财政支农资金是国家农业基础地位政策的体现和对农业投入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为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县委县政府逐年来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与之同时,随着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在具体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支农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
一、支农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近几年,虽然我县本级财力用于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具体表现就是县级预算对农业资金投入绝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相对规模却下降,缺乏稳定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同时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对生产性投入低而对非生产性投入高,即用于农业主管部门的人员经费投入多,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
(二)管理部门多。我县直接管理和分配支农资金的有发改委、财政、水利、林业、国土、农业及扶贫办等多个部门和涉农单位。管理部门多必然造成统筹协调难,主要表现为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项目资金管理方式方法多样,政出多门;计划下达形式各异,既有发改委或财政直接下达的,也有发改委或财政先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下达到地方的,还有由发改委、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的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下达的。由于资金管理部门较多,各自为战,缺乏沟通,管理层次和拨付环节烦琐,导致支农投资盲目投放、重复支持、资金到位难、办事效率低等现象屡屡发生。
(未完,全文共2920字,当前显示7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