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放社区规划反思与应对策略
[摘要]2020年春节前后我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各城市相继启动了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封闭城市各级住区成为管控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力措施,在控制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中一些开放式社区由于没有围墙,社区居住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连通,在需要封闭管理时表现出诸多不适和困难,这也激发了专业人士更多的思考。以此为出发点,文章就开放社区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实现有效管控,从形态布局、设施分配和多级管控三个方面提出反思及应对策略,以期对开放社区更具韧性地规划与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开放社区;封闭社区;合理管控
2020年春节前后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蔓延的疫情考验着各个城市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2020年2月11日凌晨,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2号通告[1],宣布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的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要求社区人员除非必要出行,否则一律不得外出。很快,国内其他城市也陆续采取了封闭社区、限制出行的管理手段(图1)。“临时封闭社区”这一手段看似简单,却十分有效,国内各大城市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在一个月之内湖北省外的城市传播人数迅速下降到个位数……同时,这一现象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住区规划与建设逐渐遵循“开放社区”原则,国家正陆续出台各类实施办法与标准规范,也对开放社区如何提高公共性做了诸多讨论[3]。而今,面对这场变故,住区需要紧急封闭,看似原本限制局地交通的围墙和大门,现在却成为住区居民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而原本被看好的开放社区直接暴露于城市,在需要紧急封闭时却困难重重,所以应该重新回到完全封闭住区的状态,还是增加开放社区的应急能力。开放社区又如何管理才能具有韧性。这些都是需要业内人士积极思考的。基于此,本文提出反思及改进策略,以供业界思考与讨论。
1开放社区在突发事件下的规划反思
开放社区是为了共享社会的资源、城市交通高效、增添城市活力的,正在逐渐被接受的一种住区规划形式,它强调功能的复合性、空间的流通性与设施的共享性,这些特性反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成为短板。
1.1反思之一。开放社区内部空间应全面流通。开放社区由于没有明确的物质空间边界作为划定,道路出口多且与城市空间直接相连,步行系统密集。但由于社区内外联通,平均分配了人流与车流,一旦需要封闭或半封闭管理,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人流集聚的出入口或交叉口,限制社区内外人员流动,这给社区管理增加了难度。此次疫情中大部分开放社区使用了“铁丝网、木板”、临时路障等设施阻断社会车辆的穿行,甚至使用电焊焊封居民楼单元门的极端措施来对一些老旧开放社区进行强制管控,这暴露出现有的一些开放社区并不具备及时封闭能力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4956字,当前显示12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