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工作是农业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和职业技术人员匮乏、城市师资相对闲置的一条有效途径。把职业教育和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直接与农民交流,根据农民的切身需要解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型职业农民;产学结合;送教下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体制,将先进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去;改变束缚农村发展的旧思想,提高农民获得科技、市场等信息渠道的能力,培养农民自主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最大限度促进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职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若充分利用城市和农业职业学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工作以实现人才和技术向农村地区的输出,进而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这对国家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八亿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服务农村建设的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中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通过向农村派驻大量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的职业教师,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转变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向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职业化的有效方法,也是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教育,实现“校村合作、送教下乡”这种新型办学模式的一条有效途径[1]。为达到办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农民学生整体知识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以及农民班学员组织纪律性较差等现实因素,在开展“送教下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应集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有效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机制
(未完,全文共3107字,当前显示9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