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心得感悟五篇
【篇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充分而完备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是国家长治久安、稳定繁荣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将“全面深化改革”这步棋走好走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中国之制”解码“中国之治”,给出了全世界坚定而独到的回答。
当好一名改革的弄潮儿,保持定力和勇于创新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体制机制犹如参天大树深植于土壤的根系,改革可以改变根系的走向,但不能斩断制度的源头。历史证明,只有站在成熟稳定国家制度肩膀上的改革,才更有前进的底气和试错的可能。
翻阅文献,“善治”一词最早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八章“正善治”。《道德经》最早系统性的提出了“善治”的社会管理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善治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下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意义。他不再限于政府的管理能力,而是着眼于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准。社会的治理者,必须重视民生;不可与民争利,在利益面前要将自己摆在最后;管理民众时,管理者一定要起好表率作用;要“居其实不居其华”,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公民社会是善治的现实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善治。另外,现代社会“善治”的概念比传统的“善政”的使用范围更大。善治,不受政府范围的限制。公司也需要善治,社区也需要善治,地区也需要善治,国家也需要善治,国际社会也需要善治。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需要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这一新的公共权威和秩序,只能用善治来实现。善治是民主化进程的必要后果。民主化的基本意义之一是政治权利日益从政治国家返还于公民社会。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实际上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善治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善治,是社会和谐、高度文明、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
2019年12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首先审议了《关于2019年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和《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说白了就是责任到岗、到人,提高办事效率,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也就是一种善治的体现。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对照要求进行自我检查,明确职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次会议强调了七项重内容,分别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情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情况。履行责任、担当作为情况。牢记宗旨、为民服务情况。带头维护制度权威、提高治理能力情况。秉公用权、清正廉洁情况。结合分管工作乃至党和国家全局性重点工作谈考虑和设想。
会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善治的一种体现,强调治理核心是善治的基础。我们要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紧密团结统一在党中央的周围,才能更好地执行决策、方针,提高办事效率,实现善治的目的。
面对大局面之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作出一系列重大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策略,而这一切都在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最广大的人民集体善治的一种形式。
(未完,全文共4920字,当前显示141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