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学习心得体会(8则)
(篇一)
上月(5月21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两会,话国防,话强军,齐心共筑强国强军伟大中国梦意义非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2020年,事实上,是一个十分明确的时间节点。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了2020年的很多重要的阶段性建设任务,包括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突击能力,包括奉献精神,给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今年这场疫情中,包括由此产生的关于我军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特别是卫勤保障力量建设的问题),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军队培养和保留更多的卫勤专业人才等议题广大军队代表委员们都有了十分全方位的思考,更是把相关建议、提案带到大会上,引起了广泛共鸣。
就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方面而言,健全并完善人民军队的应急救援体系是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以人民为本、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国内外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年我国因自然灾害共造成909人死亡,
1.3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70.9亿元。共发生森林火灾2345起,受害面积13505公顷。在此次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吴希明指出:要军地一体,以军民共用、平战结合为原则,分级建设航空应急救援总体管控体系,实现对城市、森林、草原、山地、海洋等全域空天覆盖。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和应急救援需求的差异,在西部及边疆地区突出“三防”(森草消防、反恐边防、离岛海防)需求,以200公里半径覆盖为基准,以森林航空消防基地、航空护林站、武警航空部队及预备役航空兵等应急救援关键力量建设为抓手,建设航空综合应急救援区域基地网络。在中东部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地区突出“三救”(灾害救援、医学救助、事故急救)需求,按人口分布,建设40分钟抵达机制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中心网络。
就处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面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关乎公众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琛认为,**年非典疫情之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增强。她指出,要从“完善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与处置能力,加强疾控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三方面着眼,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军队,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一环,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增强,能更好促进军队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防病需求。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疫中,全军上下在完成好军事任务的同时,只有以满腔的热情全面协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汇聚起强国兴军的磅礴伟力。
(篇二)
(未完,全文共4418字,当前显示13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