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探究
摘要。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诉求。推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既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乡村的治理体系,还要着力提升乡村的治理能力。针对乡村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产业发展、矛盾纠纷、文明乡风、生态环境等方面出现的不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突出问题,从以协同、科技、理性、价值、美丽为特征的现代化视域,重新审视乡村治理的能力问题,最终以乡村社会本身为“母本”,从多元主体协同的共治、科技支撑产业振兴的智治、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法治、建设文明乡风的德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美治5个方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战略目标要求。
关键词:乡村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逐渐跟上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步伐。但同时,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相比,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仍然滞后,如何提升乡村的治理能力,成为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对此,迫切需要在厘清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意涵及其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供路径方向及有效对策。
一、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
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旨在突出有效治理乡村的能力应当满足现代化进程的要求。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了乡村治理的目标要求:“到2035年,乡村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①这个目标既是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的具体分解,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深入回应。
(未完,全文共9446字,当前显示8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