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黄梅戏发展文化整合路径分析

一历程梳理:积累与转型

史料记载,黄梅戏分别于1926年和1935年进入安庆和上海城区,由于战乱原因而多次重返农村,其实质意义上立足城市是在1950年代以后。1952年受邀参加“华东戏曲汇报演出”,标志着黄梅戏正式走进城市。因此,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黄梅戏艺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中可以管窥出其艺术积累的不断升华,承上启下地为黄梅戏走向辉煌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呈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昭示着黄梅戏艺术发展新阶段的来临,从发展轨迹上看,属于从农村走向城市阶段。

(一)农村草台。舞台艺术的初期积累。黄梅戏自诞生之日起,一路向东,艰难行进。水荒灾害和官方禁演使黄梅戏经历了苦难深重的流传期,但从未停止它逆中求生、博采众长的步履。从名不见经传、偏于一隅的黄梅采茶调到初显风情的黄梅“小戏”的形式转化,内在地蕴含了黄梅戏隽秀的艺术特质和优良的戏曲基因,使之由简单的农事歌嬗变为风格鲜明的歌舞小戏成为逻辑上的必然,也为后来持久的艺术积累构建了良好的惯性思维,推动其成长、成熟。从农村走向城市阶段初期,黄梅戏演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三两分散的随意性表演,转向以乡村临时搭建的简陋戏台为主,俗称“草台”表演。“草台”选址一般在空旷地面上隆起的高坡处,用几根木头柱子横竖相连,搭建成“台面”,几张草席挂在横木上,隔开前后台。演出需要的灯火,一般就地取材,松明子、菜油等。演出服装都是用租借来的围布、袈裟等替代,用面粉、墨色和红色作为涂料代替妆粉唇膏等。演出过程中使用的道具、服装、化妆材料等非常简单,用随手拿来的实物替代需要的道具,虚实结合。如《天仙配•路遇》唱段中,“槐荫开口把话提,叫声董永你听知,你与大姐成婚配,槐荫与你做红媒”①,只能通过演员口述“槐荫树”,结合肢体动作和道白,向观众呈现虚拟场景。农村草台的演出,虽然舞台简陋,形式简单,演出过程却十分规整。在遵从戏曲艺术表演程式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民俗艺术元素,形成黄梅戏的特色唱腔,体现了此时期黄梅戏艺术表现上高度的规范性。表演形式和内容较之萌芽阶段的黄梅戏已经变得多样而丰富,由“无台”(平台或广场)到“舞台”(草台),使舞台表演经验得到提升。通过创作、移植和搬演,进一步充实了演出剧目。据老艺人回忆,到辛亥革命前夕,黄梅戏已经形成了“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②的剧目积累,音乐唱腔已趋于完善。


(未完,全文共9755字,当前显示9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