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资产为本理念下社区营造实践思考

【摘要】在资产为本的理念下,广东顺德桃村通过口述桃村、导赏桃村、参与桃村、艺创桃村、蜕变桃村等系列活动开展社区营造,盘点、激活和动员社区资产,构建社区资产关系及整合社区资产,激发居民的社区参与热情,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社区活力。

【关键词】社区营造;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

1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社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社区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邻里守候、社区浓厚的人情味等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形成一大批成果,但多数社区建设仍然停留在物质主导的路径层面,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政府轻居民、重物轻人、重自上而下轻自下而上等问题[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先后在社区内开战了一系列服务活动以应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并且经历了从“需求为本(needs-based)”模式到“资产为本(asset-based)”模式的转变。后者在工作视角、价值理念和操作模式上对改进中国社区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2]。为此,通过对广东顺德桃村社区营造实践进行分析,探讨“资产为本(asset-based)”社区营造模式。

2资产为本的社区营造

2.1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1993年,美国学者johnl.mcknight和johnp.kretzmann提出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asset-basedcommunitydevelopment,abcd)[3],该模式批判了传统的“需求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认为该模式存在着社区依赖性、合作不可持续性以及居住能力下降等问题。“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不再指导社区需求作为社区发展的重心,而是转向社区内部的资产与优势,追求以社区资产为基础、以社区关系为驱动力、内在的社区可持续发展[4]。mcknight与kretzmann认为以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可以参照以下五个步骤:①绘制资产地图;②建立关系;③经济发展与信息共享;④长远规划;⑤支持[2]。“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已经在多个地区实施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对我国城乡社区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2社区营造。社区营造(communityrevitalization)是指针对不同社区的历史传统、区位环境、发展阶段和现实特征,通过营造居民的共同关切和公共性议题,发起持续性的集体行动,以居民的积极参与和群体性互动,促使社区内社会资本的提升,建立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以最终实现社区自决和自治的目的[5]。该模式源于英美,广泛运用于日韩,后被引入我国台湾地区,现今在中国内地开始实践,已有的实践表明社区营造在充分运用社区的资源禀赋,凝聚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营造社区公共生活空间,活化社区传统文化,复兴社区传统产业,实现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

3桃村的资产为本社区营造实践


(未完,全文共4251字,当前显示12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