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微型金融机构救助行为立法保护分析

一、冲在战“疫”前线的微型金融机构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布署防疫工作,同时,针对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停工停产期、复工复产期以及后疫情期的不同情况,对金融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新冠战疫的主战场是广大医护工作者与新冠病毒的战斗,而同步的金融战疫则是金融机构与服务对象共同与市场资金链、供应链断裂形成的危机进行的战斗。金融战疫虽无生命之忧,但确确实实关乎到千百万家中小微企业的生命之忧。

(一)直接增中小微企业信贷输血。疫情期间,金融机构积极按照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加大信贷投入,发放专项再贷款,不断增加授信规模。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到2020年3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信贷支持超过1万亿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城商行、民营银行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通过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等,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共49家城商行、民营银行参加了中国银行业协会与全国工商联等发起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在3月底前为线上小微商家提供了至少500亿垫资,帮助企业提前收到贷款;在6月底前为全国中小物流公司提供了100亿专项额度,稳定物流运输行业的资金链。

(二)直接降中小微企业财务成本。为了减轻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财务成本负担和压力,各金融机构按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统一决策部署,多措并举为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一是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逾期无条件展期,不收贷、不断贷,主动续贷,不罚息;二是对于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严格执行,对符合一定要求的贷款按照基准利率水平发放;三是对于支持类贷款还本付息可适当申请延期缓期支付

(三)直接供中小微企业数字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经济金融活动的物理空间受到多重阻塞,为更好地及时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各金融机构纷纷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提供数字化服务。一方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坚持急事急办原则,通过协调行内资源、加强部门联动、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四)直接助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城商行、民营银行新增普惠金融领域贷款金额占新增人民币贷款金额为15.53%,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快速复工复产。一是重点支持疫情防控企业。主动加强与当地有关医院、医疗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服务对接,全力做好卫生医疗重点领域、重要物资生产和运输物流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二是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通过优化信贷流程、合理延长贷款期限、有效减费降息等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制造业等行业,支持其恢复生产经营。三是重点支持涉农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有效满足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需求。部分银行建立了农产品应急生产资金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以全线上、纯信用、优利率贷款力促春耕备耕、满足农业主体融资需求。

二、微型金融机构不可承受之痛


(未完,全文共4320字,当前显示13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