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调研报告

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建设

切实解决群众堵点难点所反映问题

—玛曲县政务服务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报告

一、民族地区政务服务工作的特殊性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直接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民族地区政务服务体系的特殊内涵。它既有与全国相似的一面,如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一般性项目,也有民族地区自身特殊的一面,如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等,特别是民族地区贫困县。玛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藏民族聚居,汉族、回族、东乡族、土族、保安族、满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散居的纯牧业县。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现代化机的政务服务体系,就具有了非常复杂的基础条件和差异性,情况就更加的复杂。

二、政务服务需求的特殊性

1.基础设施需求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不管是“质”还是“量”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中最大的短板是基础设施落后。这主要表现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配备不全,如小型打印机、扫描仪,自助查询机等;在信息化方面,民族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

2.生活方式习惯的特殊性。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比较,在社会信息化普及的同时依旧存在在办事过程中“先找领导、后办事”的办事意识,从而制约了民族地区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

3.教育水平的特殊性。由于民族地区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成本高、历史欠账较大,牧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牧民群众通过网络信息化办事意识不强,严重制约民族地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发展。

4.财政供给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直接制约公共服务实现程度和质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经济发展比较慢,综合经济实力低,政府提供政务服务的质量差、效率低和成本高。特别是民族地区贫困县的“老、少、边、穷”的特征突出,政务服务的投人和成效产出比差距极大。处在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恶劣,地理结构和气候环境复杂,政务服务开支和成本较大,提高了同等数量和质量公共服务的成本,民族地区政府的政务服务承担成本支出沉重。

三、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具体做法

1.开展培训宣传,锻炼提高队伍一是县域考察和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强化服务标准化工作意识。邀请标准化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组织外出考察、上网学习,加深对标准、标准化、政务服务标准化的认识和理解,探索行政审批和机关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二是载体宣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普及服务标准化基本知识。开通中心网站“标准化建设专题”,报道工作动态,普及常识;编发《标准化建设简报》,传递全市标准化建设情况和中心标准化建设信息;边学边做、边做边研究,以研究促工作,发表研究文章,申报政务服务标准化研究课题。三是一般培训与重点指导相结合,增强服务标准化工作针对性。中心又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解决标准化推进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帮助全体人员知晓、熟悉标准化理念、框架体系和推进步骤,加大各项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的指导力度。


(未完,全文共4434字,当前显示13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