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

组建应急管理部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是科学的制度设计,可以实现应急工作的综合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应急力量资源的优化管理,增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要实现善于统筹协调,创造性开展工作,勇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市县应急管理的新路子,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观念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个体融入新单位难。组建后的应急管理局是一个全新的单位,将分散在安监、政府应急办、公安消防、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地震以及防汛抗旱指挥部、减灾委、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部等的应急管理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组建,但不是一个职责、人员的简单叠加,而是要起“化学反应”。面临着人员及编制的划转,“老人”进入新单位的会考虑主体单位的接受情况,将面对新的领导、新的面孔,心里难予转变,要想彻底融入会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存在不愿划转、不愿进入新单位的心态,不同程度导致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慢、工作推进慢的问题。

(二)人员身份结构复杂,同工不同酬易造成政令不畅。按照组建的主体单位安监部门实际情况,各县(市、区)均存在下属事业单位,笔者所在地县安监局有2个事业单位共19名事业编制人员,但这部分同志的工作岗位都在各个监管职能科室,多数担任科长或副科长,是全局的主要业务骨干。乡(镇、街道)从事安全监管工作的44名人员,43人为事业编制。但普遍经济待遇低,晋升职称难。至目前,县乡两级安监部门聘为中级职称的只有8人,占63名事业编制人员12.7%。组建应急管理局后,在现行行政编制整体收缩、控编的政策下,可以预计只有再增加事业编制人员,预计整体事业编制人员会占到全局的80%左右。如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案,会造成应急管理部门组建过程中人员紧缺,组建后人员流失严重,不利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

(三)权威性不够,应急管理协调指挥难。目前,各县(市、区)安委办均设在安监局,但这只是一个议事协调机构,不具备上下级关系,履行综合协调职能更多的是依靠政府的安排,日常工作主要是统计、汇总安全大检查大督查材料,作为安全生产工作中各部门与政府的枢纽。组建后的应急管理局,除承担原安监局的安全监管职责外,最重要的是应急职责。延续现行做法,应急管理部门仍然承担安委会日常工作,届时可能导致职责一堆,管用的措施没有,只是名称改变,实质无变化,换汤不换药,一旦其他部门监管的行业发生事故,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平级,应急指挥综合协调作用难予发挥。

(四)应急救援环境差,救援调度困难一是应急救援装备、设备、救援车辆严重匮乏。目前只有原省局解决的测距仪、粉尘测量、噪音测量、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安全监管执法装备及办公设备。二是人员素质难于满足应急需要。当前的干部职工主要从事安全监管业务,对于应急方面的专业知识匮乏。三是办公场地紧张。应急管理部门组建后,部分县局特别是县面临办公场地紧张、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无法设置等满足新形势下工作需要的困难。三是未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因网络环境差,各企业只建立了本单位的防偷防盗视频监控,未达到全覆盖,特别是生产经营的重要场所、关键环节未覆盖。全县只有煤矿企业建立了网络系统,其他企业没有联网互通,建成全县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指挥无法实现视频调度。


(未完,全文共4714字,当前显示13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