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的演变
财政管理的演变
60年来,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财政改革的推进、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财政积极探索财政管理新模式,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比较符合公共财政本质特征、运行较为规范、手段比较先进、决策讲究科学、组织比较严密的财政管理体系。
(一)计划为先、集中管理(1949~1977年)
1.中央地方“一本账”管理
计划经济时期,中央、地方的财政,实际是“一本账”管理,全国一盘棋,中央与地方的政府间分配关系,与本级预算的管理制度,经常交融在一起。如中央可通过企业的下放,把原来的中央预算收入,转列入地方预算,而地方的财政收入,经常被集中到中央。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国家预算制度,主要地体现在政府间的关系,即财政体制的不断调整上。
2.财政管理围绕国家国民经济计划进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预算编制、执行都必须服从国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财政管理缺乏独立性。从编制上看,财政部门要根据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生产指标、交通运输指标、商品流转指标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计划进行逐项核算,然后提出预算方案,进行综合平衡。平衡既包括对各部门预算收支指标的核定,也包括对各地区收支指标的核定。
-1-
同时,为保障不同领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执行,多家银行参与财政资金的收支出纳工作,国家金库设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以及库款的支拨、退付工作;基本建设贷款、拨款和结算监督由中国建设银行负责;支农资金拨款和贷款的监督工作由中国农业银行办理。
3.统一管理国营企业财务
(未完,全文共2890字,当前显示6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