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乡村扶贫攻坚战略的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充分解决城乡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农村、农民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笔者从三农工作的实践中浅谈以下观点:
一要深刻分析三农问题的成因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纵横交错,农村与城市共同作用形成系统性问题。其产生和发展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发展战略与产业自身的原因等。
历史因素看。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附属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其相关的体制机制,剪刀差政策,农村资金被过量抽走,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生成人地矛盾尖锐,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都不愿意投资农业和农村技术改造,最终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由于二元结构排除了竞争机制,使社会趋向僵化、懒惰、保守,形成城市和乡村相对封闭的社会系统,城乡间的土地流动成为高昂的要素配置交易成本,导致要素流动效率极为低下,同时,隔阻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现代要素的流入,降低了农业要素投入效率和农业产业比较效益差。
从要素投入上看。由于家庭承包制下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对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能力有限,农业产业符加值难以大幅度提升,导致生产规模狭小,生产要素分散,且处于静止状态,无法流动,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从产业自身发展规律上看。由于农业的自然和市场双风险特征,投资农业的风险相对较大,农业对外部因素的吸引力降低,又因报酬率递减规律和恩格尔定律的影响,农业的比较利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受比较效益机制的驱动,农业资源不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而外部资源却很难依靠市场的能力进入农业领域。
上述因素,客观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使得农业因缺乏要素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而渐逐衰退。
农村作为承载农业相关要素发展的空间载体,一方面,由因城乡二元结构下所推行的农业经济政策,破坏了农村内部自我结累、自我发展的机制与环境,减少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社会事业投入;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劳力流入城市后老龄化、妇孺化、空心化相互交织,造成农村普遍的家庭撕裂,邻里之间互助传统削弱,优秀乡村文明衰减,农村社会稳定性遭受破坏,社会治理面临较大的挑战;三方面,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后,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收入、增添了身份感和认识同感,农村已经不能满足在外务工农民和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引发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到城镇居住,广大农村在人气不足和设施失修的情况下陷入日渐凋敞的境地;四方面,城乡教育医疗的巨大差别,直接导致农民文化素质和健康的弱化,留下的人们严重缺乏创造机会和把屋机会的能力,并且呈现代际传递的态势;五方面,在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下的小生产、大市场的农户经营结构,必然使得农民在技术选择、生产投入、资源配置、专业分工等行为上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原则来优化,导致农民在短期内收入难以大幅提升,由此引发农民的相对贫困和大量外流。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传统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农业难以集聚发展所需要的要素资源,难以实现现代化改造。
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地的小块化、分散化、封闭化经营,难以产生规模集聚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三是传统农业是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风险特征的行业,产业发展成功率不高,要素投入积极性不足,导致传统农业发展缓慢。
(未完,全文共6597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