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校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以及环境要求的不断增加,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开始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都对其做出了相关规定。
调查结果显示。95%的人认为垃圾分类是有必要的,但只有约6%的人会对垃圾进行细致分类。并且调查还发现,对于垃圾分类知识,大部分人只是简单了解,当细化到各种垃圾的分类类别时,人们的认识会变得十分模糊,并且很少会落实到行动上。因此,垃圾分类虽然进入了大学生的意识里,却从未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中,垃圾分类工作目前仅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二、现状校园垃圾的集中性强。主要集中地点为。餐厅、宿舍、教学办公区、快递点等。
垃圾分类工作难度大。校园垃圾日平均产生量多,分类困难;城市垃圾回收系统未实行分类清运。
校园垃圾的可再利用的价值很高。大量废弃的纸质书籍、纸箱以及废旧纺织物等可以回收再循环利用。
师生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师生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待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及相关能力。部分学生没有做到垃圾丢进垃圾箱,甚至直接将垃圾堆放在垃圾箱外。
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校园中垃圾箱数量有限,放置地点不合理,垃圾箱维修工作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
三、前期准备
(一)科学确定垃圾分类类别。
根据问卷调查,外卖产生的厨余垃圾和一次性餐具,快递包装带来的纸箱和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过期和不适用的化妆品,可回收的废弃纸张是主要的校园垃圾来源。
制定校园垃圾的分类规范,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类。根据校园中宿舍、教学楼等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对该四类垃圾实施源头分类回收,提高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易于探索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可行途径。
(二)增强校园垃圾分类宣传。
学校通过各学院、各组织进行广泛宣传,对学校师生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与引导。通过各学生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相关比赛、活动、课程等多元形式,来提高学校师生的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常识,推动校园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列举活动如下:
(未完,全文共2967字,当前显示9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