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20年领导干部在敢于担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最近,学习了新修改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党政领导干部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于敢于担当,感觉是比较新的提法,是什么概念,为什么这样提呢,怎样算是敢于担当呢,通过学习,自己谈一点体会。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加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速民生社会事业改善,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迫切问题,尤其是锦州沿海经济区目前进入困难时期,经济总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少,可支配财力有限;惠民工程历史欠帐多,民生事业急需改善,等等,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急需一大批敢于担当的干部,肩负起加速沿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一、敢于担当,要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敢于担当需要有激情、有韧劲,但更需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

一是党性原则要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敢于担当的前提。要有正确原则立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只要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就会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也就拥有了敢于担当的基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就会形成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勇气。

二是能力水平要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敢于担当必须要有真本事、真本领,没有真刀真枪的能力和智慧,敢于担当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要对中央、省市委重要决策部署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准确把握上级的政策取向、准确把握区情发展,把上级精神吃透用活,特别是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升级发展的任务,要密切结合实际,落实落靠,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学会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尤其是对突发之事、棘手之事,站稳群众立场,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突破,一道难题一道难题地破解。要正确对待不同己见的声音,对立面的反对声音,舆论层面的批评声音,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未完,全文共3678字,当前显示10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