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管理处副主任事迹材料
一首歌唱得好:
“金杯银杯,比不上咱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咱老百姓的夸奖。……”
他带领的公路施工队伍,
是一支老百姓的“放心队伍”;
他担纲的公路施工工程,
是首屈一指的“放心工程”;
他经手的工程项目,材料采购,
只有一条“渠道”,全部公开招标、投标。
104国道的里程碑可以作证,渎边公路沿线十八万菜农可以作证,通向六朝古都的新机场高速公路可以作证。
修桥铺路,世世代代,是中华民族的积德善举,也许是五千年传统道德遗传基因的作用,童年时代的鲍祖强一搁下书包,就跑到村口的公路边,透过飞扬的尘土,翘首观看筑路工人在修桥铺路,当老师教会他“神圣”和“伟大”这两个词的含义时,就把它们和汗水横流、尘垢满面的筑路工人联系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条纵贯南北的国道也在同步延伸、拓宽、加固、改观;那往来不绝的人群,一泻千里的车流,伴着他的遐想和志愿一起奔腾:
长大后,就干这一行,修桥铺路。
1981年9月,鲍祖强考取了南京交通学校的路桥专业,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遇,更不是巧合,而是他为实现理想和施展抱负的必然选择。
1984年7月,中专毕业的鲍祖强到宜兴市公路管理处一报到,就打起背包上了施工第一线,担任了104国道宜兴段水泥路改造工程技术员。
从那一天起,他成了一名梦寐以求、名副其实的筑路工人。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注入了他一见钟情的神圣事业。
除了那副近视眼镜还留着几分书生气,他与所有筑路工人一样,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雄纠纠、气昂昂地踏上了工地。
石子、钢筋、石灰、黄沙、水泥……
风一刮播土扬尘,雨一下满路泥泞。
烈日、寒风、霜雪、骤雨……
寒冷刺骨的西风、38度的高温。
施工任务是既定的,规格质量是铁打的,鲍祖强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他凭着坚强的信念,给自己的工作下了一个定义:“干这一行,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多修路,修好路。”
从学校到工地,是人生的跨越,
从理想到实践,是知识的升华。
鲍祖强把课堂上学到的技术知识,娴熟、大胆、成功地运用到施工实践中去,从施工方案制订、路线放样到施工进度、规格质量验收,一丝不苟,认真把关,确保了施工进度和技术质量要求。
(未完,全文共2982字,当前显示8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