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
【篇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牵引中国梦实现的价值目标。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倾力打造新时代下的“教育扶贫升级版”更显弥足珍贵。
“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都有学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道出xx市教育局的“教育梦”。
在贫困户家庭对于生活质量提升和分享教育公平的渴望中,过去的一年,xx市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扶贫资金全部到位,教育扶贫工程全面开花。
“去年年底我儿子拿到了1500元补助,今年这个补助提高了,我开心得很,这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帮助太大了。”学前补助上调,xx区3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国胜激动不已。
“社会对贫困户家庭越来越关心,我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再不用为孩子们读不起书操太多的心了。”政策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按最高档无条件享受各种教育资助。xx县徐女士拿到女儿的高考政府助学金5000元,还有1000元的大学新生路费,打心眼里高兴。
“如果不是政府救济,我这样的贫困户,日子根本就撑不下来。”xx区xx镇的宋女士,去年丧夫,自己高度近视,无以为生,独自一人抚养在新钢中学读高中的儿子。靠着政府的帮助,2017年9月份她把儿子送进了南昌大学,宋女士深深感到“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民生,非常细微。长期以来,xx市始终把加强教育资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完善托底性教育保障制度,切实履行教育保障“兜底”职责,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各项工作,把握教育脉动,夯实扶贫底线,谱写了一曲曲扶贫济困、一心为民的动人交响。
加大投入,完善机制,织密教育扶贫“安全网”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上幼儿园可领取学前补助金,读高中可享受高中助学金,考取大学可获得高考政府助学金,突发贫困时能拿到xx市教育基金……针对困难群众教育的方方面面,xx市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加大教育资助,强化制度保障,日益完善的教育扶贫保障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吃上了“定心丸”。
2017年,xx市“两免一补”共免费提供教科书247687人次,免费总金额1348.3975万元;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5697人次,补助金额654.1万元。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生中共有10262人次获得助学金,资助金额达1026.2万元。881名高考贫困学生享受高考政府资助金,资助金额达440.5万元。426人获得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金,资助金额达45.51万元。1501人次免除高中学杂费,总金额为52.963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幼儿1585人次,资助金额达151万元。中职(含技工)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总人数19376人,发放资金1448万元,享受助学金总人数7642人,发放资金764.2万元。市政府资助贫困学生就读基金发放金额169600元,资助103人。
2017年以来,xx市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紧紧围绕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实效和质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总目标,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筑牢“扶贫工程”,主动担当、精准发力、奋发作为,结合市教育局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xx市教育局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市教育局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整体工作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推进“精准资助”为重点,努力构建扶贫助学体系,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稳步向前。
目前,xx市已经形成从学前到大学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奖、贷、补、助、减、免”等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地精准资助贫困学生。
兜住底线,补齐短板,点亮万家教育“灯火”
(未完,全文共5126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