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老干部服务工作学习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大老干部年龄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弱,病情越来越多,乃至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如何适应高年龄期、高发病期的特点,为广大老干部经济供给、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妥善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他们安度晚年。据笔者之见,要根据老干部工作有关政策,结合“双高”期老干部的特殊需要,着力构建单位尽责、家庭尽孝、社会尽力、老干部尽心“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

一、老干部进入“双高”期具有的基本特点

老年人是众多人口中脆弱的群体,高龄老干部是老年人口中脆弱的群体。据调查分析,进入“双高”期的老干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生活自理困难。人进入老年后,生理机能日渐衰弱,自理能力逐步下降,日常生活依赖率高。而高龄老干部身体更加衰弱,生活依赖性更强,虽然绝大多数个人生活还能够自理,有些人甚至还能帮助他人,但日常生活中一些较重的家务需要人帮助,患病期间需要有人护理、照料;特别是随着身体的日益衰弱,一些活动受到限制,个人日常生活愈来愈需要后辈和社会提供一定的帮助;至于那些长期瘫痪、卧床不起,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高龄老干部,更需要人的帮助。

二是看病就医不便。大多数高龄老干部患有多种疾病,看病就医的频率增高。但因一些地方和单位就近就医的规定难以落实,建立家庭病床不规范;加之医药费报销难,高龄老干部存在着病难看和难看病的问题,有的有了病只好“硬撑着”。

三是精神生活欠缺。进入“双高”期的老干部表现在生理上的特点是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表现在心理上的特点是喜爱活动,愿人尊重,怕受寂寞,忌遭冷落。但由于年龄和健康的原因,大多数高龄老干部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人际交往的范围越来越窄,日常生活往往重复着散步——聊天——看电视——睡觉等单调模式,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加之有的老干部孤身一人或老俩口生活,即使有子女在身边的,因子女整天忙于生产、工作和家务,陪老干部聊天的时间少的可怜,孤独感和寂寞感较重;甚至有的子女不孝,还增加了老干部的精神痛苦。

二、做好“双高”期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

老干部进入“双高”期后,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服务:

一是经济供给。经济供给是每个老干部安度晚年的基础和前提。老干部每月都有离退休费,只要对上级政策规定的,做到及时全部落实到位;在政策规定之外的,做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效益的增长,生活质量相应地提高,经济上的供给问题就不是太大,老干部也会感到心满意足。

二是生活照料。生活照料主要是指老干部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由谁提供必要的照料和护理。对高龄老干部来说,仅有经济供给还不够,还需要家庭、单位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上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如果经济供给有了保障,对老干部的生活照料就成为最主要方面,它对老干部安度晚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是精神慰藉。老干部要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不仅只是吃饱穿暖,还要有精神寄托。老干部的精神生活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和健康状况,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优越,生活情趣就表现的强烈和活跃。因此,对高龄老干部来说,在经济供给得到基本保证的条件下,精神慰藉越来越显得重要,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关心老干部,既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心理上或精神上的需要,并尽量给予慰藉和满足。


(未完,全文共5629字,当前显示13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