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社会组织的调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开启了社会治理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与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为全面深入了解成都市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公共服务现状,加强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社会组织,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成立课题组,采取实地走访、专题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重点走访了锦江、武侯等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区域,实地走访社区22个,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社区群众代表座谈交流15次,收回有效问卷1597份,经过深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一、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指的是服务于社区居民和社区建设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公企业等。近年来,成都市着眼于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和转变政府职能需要,创新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推动政府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力量转移,各类社会组织也通过承接基层公共服务,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有力补充和重要资源。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近几年,成都市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推动政府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服务项目,以项目实践促进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2011年至2014年,成都市通过各级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金额达8.33亿元,占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总额的20%。在积极的政策驱动下,各类社区社会组织获得了空前发展。据调查统计,截至2015年底,成都市共依法登记备案社会组织10740家,其中有3800余家服务于城乡社区,服务范围涵盖了社区维权、生活服务、社区事务、慈善公益、文体活动等多个领域,其专业、高效的服务获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培育良好的社会调节能力。从管理到治理,执政理念的变迁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领导建设包容性强、充满活力的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理论层面来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加速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有效互动,为提升社区活力提供了基础土壤。同时,社区居民在合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为社区和谐发展提供了基本要素。从实践层面看,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强,社会活力就越大,社会治理的难度系数就越小;反之,则稳定性就越差,社会治理的难度系数就越大。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成为培育良好社会调节能力的重要力量。
促进社区党组织职能落实。社会组织在基层公共服务领域的“接棒”,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区党组织负担,使社区党组织从过去事无巨细的服务事项中部分解脱出来,可以更好地做好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抓基层党建的各项工作。同时,基层治理复杂程度的增加,对社区党组织的宏观把握能力、议事决策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倒逼着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从包办型向核心型转变,客观上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转变领导方式的外在动力。
(未完,全文共3960字,当前显示130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