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及其对策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蚀斗争,必须研究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大标本兼治的力度。
一、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特点
一是反复性。许多廉政问题抓一抓,好一阵,稍一放松又反弹,有些人边抓边犯。有时,刚批评处理一个干部,后面又有干部重蹈覆辙。出现了不可理喻的“前腐后继”、“见了棺材也不掉泪”的怪现象。
二是连带性。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及经济主管部门的腐败问题往往与企业和基层密切相关。一些企业、个体商人和基层干部要捞好处、走捷径发大财,就到掌握行政审批权、管钱管物、有权有势的领导干部中找靠山,反过来有的领导干部搞权钱交易,用手中权力为他们办事,自己收受贿赂。房地产开发领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几乎每一个开发商背后都有政府官员的影子。个别企业为获取巨额利润,大肆向有关的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行贿,换取他们为其违法违规操作大开绿灯。
三是群体性。从不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往往一把手出问题,不少副职也一块犯错误,甚至中层以下也跟了一大片。我市近几年发案的拱北海关、工商局、卫检局、城监等等都这是这种情况,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人。
四是从众性。应该说,在日常交往中,有相当一部人主观上是不愿违纪违法的,但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盲目从众。如有些人收受关联单位的钱物后,觉得不对,想上缴,但又怕一起收受的人有意见。一旦上缴了不但得罪了一批人,而且还使自己处于孤立状态。一些敢于坚持原则,不同流合污的干部往往被冠之“不合群”、“搞不好关系”而遭到调整。
二、原因分析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现的新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把市场经济的规则带入党内生活中,造成权力的商品化,有的人把手中的权力作为私有财产,搞权钱交易、权情交易。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计划经济时期造成的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个别领域还存在着双轨制。“关系就是生产力”成了一些官员的座右铭,实际上,“关系就是生产力”不外是一些人把钱权交易合法化而已。各市的驻京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是经济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讲实惠不讲理想,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党性,有的甚至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走上以权谋私的歪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策,确实使一部分人在改革开改的过程中发财致富,但从最近陆续揭露出的案件看,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靠合法经营致富的,而是通过钻政策空子,以及收买政府官员来达到快速致富。他们正是利用我国政府工作人员领着区区几百至几千元的工资,但却掌握着几百上千万元的资源这一特点,大搞权钱交易,拉拢腐蚀政府工作人员。一些腐败分子成了不法商人供养在政府的代言人或棋子。
三是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特别是思想文化观念的多样化,腐朽思想对党员干部的侵蚀从来没有现在这么严重,灯红酒绿等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弹衣炮弹”的攻击从来没有现在这么猛烈,在人们的思想由禁锢转向开放的情况下,有的党员干部抵御诱惑侵袭的能力减弱了,而且打了败仗。多数腐败分子开始都是从吃喝玩乐开始的,并逐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未完,全文共3990字,当前显示13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