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郑培民的政绩观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人生追求,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政绩观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事关干部升迁,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兴衰。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树立科学的政绩观。解决当前一些同志在政绩观上存在的考虑个人得失过多,心浮气躁,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的突出问题,关键要解决政绩为谁树、靠谁树、怎么树的问题。郑培民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时刻不忘以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思考着“怎么做人”、“怎么用权”、“为谁谋利”三个基本问题。从郑培民从政的人生历程,不难看出政绩源于民生,政绩出自实干。

一、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树政绩,在树政绩中回答“怎么做官”的问题

政绩观,实质上反映了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态度。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郑培民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高级领导干部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作贡献、出成绩,树形象、树政绩的历程。但是,他坚持做官先“做人”,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做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他在树政绩之前先“树人”,先树“忧民、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先树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的品格。他的政绩没有建立在广场街道上,没有建立在显山露水处,而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思想上,建立在务实进取的工作中,建立在老百姓的心坎里。“汨罗经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湘潭经济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未完,全文共2612字,当前显示7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