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

一、传统工业化战略的城市化倾向与农村经济的弱化

“二战”结束后,世界上一大批先后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都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它们在选择工业化战略的问题上深受当时经济学界唯工业化、唯资本论和唯计划论的影响,有很多国家选择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大中城市重心化”战略。这种类型的工业化道路奉行的是:大部分资源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政府将其有计划地集中配置于大中城市,建立城市工业体系。这样一来,广大农村地域被忽略了。农业不仅得不到外部支持,而且变成了单纯地为城市工业提供资本和劳动力的工具性部门。长期执行这一工业化战略的结果是:较快地建立起了城市工业体系,大中城市获得了初步的繁荣和发展,而广大农村地区则发展迟缓甚至衰退,从而使城乡二元结构得以形成并凝固化。广大农村地区的落后表现在多个方面:农村经济几乎变成了单纯的传统农业,非农产业较少;大量的农民滞留在土地上,按照传统方式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微薄,生活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迟迟得不到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并形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

推行政府主导型的大中城市重心化这种工业化战略的国家,除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困境,其中,印度、巴西、墨西哥和中国较为典型。“二战”后,印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工业体系。虽然该国的能源、化工和机械工业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软件生产居世界一流,铁路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但是,目前,印度的贫困人口却占全国人口的,且绝大多数在农村。巴西的城市工业相当发达,拥有钢铁、汽车、造船、微电子、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现代大工业。巴西的加工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在出口产品中,制成品的比重在上个世纪年代就达到%以上。巴西虽然可以出口汽车、飞机和大量军火,但是,巴西的贫困人口目前仍占全国总人口的%。也就是说,在巴西亿人口中,有万人得不到温饱,这万穷人也基本上在农村。墨西哥在上个世纪初就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于年代起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并迅速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年,墨西哥的人均为美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然而,墨西哥走的也是城市重心化的工业化战略,即政府将大量的资源集中投入于少数几座大城市,例如,墨西哥城就集中了全国以上的人口,成为全国工业和政治中心。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墨西哥全国不少地区的农村却逐渐衰落。在最贫穷的恰帕斯州,全州万人口中,文盲占%,有%的岁儿童中途退学;农村的住房条件、卫生、供电、教育设施极其落后。在上个世纪年代,难以生存的恰帕斯农民揭竿而起,组织起武装暴动,建立了一支反政府武装——民族解放军。这支军队至今仍在与政府对峙,并深得全国农民的支持(卢荣善,)。


(未完,全文共5202字,当前显示11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