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中)

农村信用社

二、关于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安排

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是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当前,信用社面临的问题是深层次的,必须在制度上进行创新。

(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谁来承担信用社的风险。按所有制划分,在传统体制下信用社为集体金融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从恢复“三性”到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合作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规范信用社的服务方向,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改进金融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管理者、经营者和社员不关心信贷资产质量、不关心经营成果、没有人对风险承担责任的问题依然存在,其要害在于产权关系不清,所有者缺位,出了风险无人承担、无人负责。信用社制度上的缺陷是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信用社名为入股社员所有,由于社员股金数量很少(襄汾县平均每户87.6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很低、且分散在几百个、几千个农户之中,难以体现出社员对信用社的所有权关系。从暴露出的风险情况看,谁是投资者,谁是风险的承担者,难以体现出来,既难以自负盈亏,也难以自担风险。从目前个别地方出现的支付风险问题来看,由地方政府出面承诺、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等办法解决到期债务的兑付,是不得已而为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这种处置方式,实质上是由地方政府承担风险责任。

第二,社员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民主管理难以落实,按照合作制原则,内部治理结构实行“三会”制度,但从各方面的情况看,距合作制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信用社和联社按照章程规定,逐步进行了规范,内部治理结构有了一定的改进,但大多数信用社没有真正按照章程要求进行选举,信用社主任基本上还是由上级任命。由于几十年浓厚的官办色彩,特别是农民群众在信用社办理存款业务多,而获得贷款的机会少,缺乏对信用社的认同感,社员从感情上和行为上,也不愿为几元、几十元的股金花费更多的成本(时间)去关心、监督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较少的股金与信用社的经营风险很难形成风险共担机制,“三会”制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也就有形而无实,社员参与经营管理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第三,股金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加之经营亏损,增加了增资扩股的难度。首先,从社员的入股动机看,他们从信用社获得收益和服务,才能真正体会到合作制的优越性,才会真正关心信用社的发展。从调查情况看,较高比例的不良贷款和较大面积的亏损,是农户不愿意入股的重要障碍。农民对信用社合作制管理模式了解不多,往往把它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联系在一起,担心“吃大锅饭”、“走回头路”。其次,合作制一般采取入社、退社自由的原则,由于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信贷资金损失、风险暴露有个过程。这种退股权(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农村信用社社员经本社理事会同意后,可以退股。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存款股金一说),难以使社员与信用社形成风险共担机制。由于信用社亏损面大,历史包袱重,特别是亏损信用社不能向社员分红或返还利润,社员入股除失去在银行储蓄所得利息外,还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老百姓不愿意将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弥补信用社的亏损,即使是信用社的职工,也不愿意在亏损社入股。因此,信用社的股金对农民来说没有吸引力,而亏损信用社吸收股金就难上加难。在调查中了解到,凡是信用社经营好的,有一定的分红,增资扩股的效果就很明显。这就说明扩股与信用社的经营效益有着内在的直接关系。


(未完,全文共5165字,当前显示13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