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农业结构调整讲话
一、提振信心,充分肯定20*年取得的成绩
20*年,全市围绕“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总体思路,择优发展种植业,快速发展养殖业,大力发展加工业,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上发生了明显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大特点:
一是产业更“强”。抓典型、促带动,以点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形成了一批专业乡镇和特色村,先后建成生猪、家禽、水产、蔬菜、水果、蚕桑、茶叶等26个特色专业重点村,全市特色专业村已达到116个。其中,目前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主要有:市中区靖民镇的海椒、龚家乡的肉鸡、交通乡的水果,东兴区三烈乡和富溪乡的蚕桑、富溪乡和胜利镇的肉鸡、同福乡的水果、田家镇的蔬菜,资中甘露镇的枇杷、鱼溪镇的鲶鱼,威远向义镇和新店镇的蔬菜、小河镇的茶叶,隆昌胡家镇的蚕桑、山川镇的水禽、普润乡的水产。20*年,全市预计出栏生猪397万头,增加35万头,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全市水产品产量8.6万吨,增加0.97万吨,增长12%,人均拥有水产品产量20.2公斤,高于全省人均水平。
二是结构更“优”。通过实施优质粮油工程、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工程、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全市农林牧渔结构调整为43:
1.4:55.6:
4.6,种养业结构调整为38.8。60.2,养殖业比重大大提高。全市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62万亩,优质水稻、专用玉米、高淀粉高产量脱毒红苕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50万亩、8万亩,比2007年分别增加10万亩、15万亩、3万亩。全市新建存栏50头以上的二杂母猪制种场40个,二杂母猪比率达到65%以上;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化种鸡种鸭场7个,存栏优质种鸡种鸭21.36万只。
三是产品更“好”。制定国家级、省级、地方农业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85项,“周萝卜”、“球溪鲢鱼”成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平均合格率94.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9个,绿色食品5个,其中“塔罗科血橙”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威远新店七星椒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资中冬尖、隆昌夏布、球溪鲢鱼等一大批具有*深厚历史与人文特色的农产品正积极申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是基地更“大”。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具备成渝两地“菜篮子”、“果盘子”的生产条件。全市已建成规模在500亩或1000头(只)以上集中成片的规模基地65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50个、98万亩。全市水果面积达50万亩,柠檬基地14.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其中大棚蔬菜基地1.8万亩;蚕桑基地12万亩;茶叶基地3.4万亩;核桃基地0.5万亩;稻田养鱼基地45万亩。以成渝、太大、邓隆、内威、资威等公路为代表的优势水稻和玉米产业带,以资中、威远为基地的柠檬产业带,以资中、隆昌、威远、东兴区为主的柑橘原料产业带,以资中、威远、东兴区为主的蔬菜原料产业带,以隆昌、资中、威远为主的蚕桑基地等一批带状、块状产业带已经形成,其示范带动作用正在显现。
(未完,全文共9859字,当前显示12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