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广大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对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我们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它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避免盲目乐观情绪、形式主义、长官意志作风下的急躁冒进,来推动民族地区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还相当艰巨。探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我们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好地发现和掌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之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而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担负起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的重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民族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进行过重大调整。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次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第三次重大调整,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和少数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在经费和政策上大力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也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施政品格。
(未完,全文共2680字,当前显示7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