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增强财政意识是财政工作解放思想的根本体现

财政工作一直是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理更是工作成绩的是佳表现,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现结合本职工作,就财政工作如何围绕全市发展目标,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谈点体会。

一、从历代盛世出现财政危机的教训,来正确分析和看待我市的财政状况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国家权力,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主要是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字面理解,财政的“财”是财产、财物、理财的意思;“政”是政府、政治、行政的意思,财政是“财”与“政”的有机结合,是用国家的政治权力来进行的理财活动。

1、关于汉、唐、明、清的财政危机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分配活动的两个方面。财政支出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固、平衡和强大。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的汉、唐、明、清四个强盛时期都出现过程度不同的财政危机,而且都与财政支出有着直接的关系。

西汉从汉高祖起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到汉武帝接位前后,经济繁荣、财政雄厚。史书记载,“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庚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但后来由于支出规模过大,很快出现财政危机。元朔五年(前124年)“藏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元狩三年(前120年),财政日益匮乏,山东又发生特大水灾,西汉政府的财政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唐代前期,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举世闻名,百余年间,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个盛世。开元天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是唐代财政收入最高时期,也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有的殷富。财政收入的丰厚,导致支出规模日渐扩大,财政危机接踵而来,至天宝末年,“大抵用物之数,常过其所入”。

明代从明太祖开始,经过“百年之治”,经济发展,财政增长。洪武时期至正统年间,财政收入每年稳定在243万两,长期保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状况。但随着支出的增长,财政入不敷出,迨成化时,国家历年积蓄用之俱尽,弘历十五年(1502年),国家财政“一岁所入俱不足供一岁所出”。

清朝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直到乾隆末年,长达一个世纪,史称“康乾盛世”。但康熙末年由于财政支出过大,国家财政陷入了“库帑亏绌,日不暇给”的危机之中。康熙全盛时期库存白银达3000万两,到康熙去世时只剩下800万两。

上述情况说明,盛世财政最容易使支出扩张,导致财政危机的发生。支出规模的大小,管理的好坏与财政危机的发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做好财政工作很值得借鉴,越是盛世,收入丰厚,越要注意合理支出。

2、当前我市的财政状况

一直以来,我市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财政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来抓,“九五”、“十五”时期,我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收入年均增长达16.7%,今年一季度,我市财政收入的增长更是达到了45%,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

二、增强各级的财政意识是做好财政工作,实现市乡财政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未完,全文共4128字,当前显示12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