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服务建设小康思考
党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宣布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提出,对全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各行各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对我们供电企业也是一个巨大的鞭策,我们必须加倍搞好供电服务工作。
全面建没小康社会,必须发展地方经济,搞好供电服务首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华中地区最大负荷中心的武汉市,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以强市富民为核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000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而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基础。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学习上海、广州,追赶杭州、青岛,紧盯南京、沈阳”的口号,表示了带领武汉人民奔全面小康的决心。武汉市人大提出了一号议案,力争在10-15年时间内,把武汉建成以光电子信息、钢材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汽车及机械制造、环保产业等五大产业为支撑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全国性现代制造业基地,这样就给供电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证。
其次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不但要求不停电,而且对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那种“开三停四”,轮流让电的时代,人们只要求晚上能点燃3瓦的日光灯管、让孩子们能够做作业就阿弥陀佛了;八十年代,仍然时常停电,人们只要求晚上有电视看、有盏15瓦的电灯照明就心满意足了—1996年下半年以后,电力供应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停电现象基本消失,人们对电力已经有了一种依赖性,中午、晚上出现了用电“饭峰”,人们都用电饭煲、微波炉做饭,一旦停电,就会感到极不方便;另外夏季降温,冬季取暖,人们都离不开电能供应,有时故障停电,供电服务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七十年代,人们家里有一台收音机就感到很稀奇,到了九十年代,各种家电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引起家电销售大战。有一个统汁资料表明,**年,武汉市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133台,比1989年增长4.3倍,电冰箱105台,增长1.4倍,洗农机102台,增长30%,还有录相机、组合音响、家用电脑也销路看好。另外、城乡居民用电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5.9%上升到2002年的18.36%,猛增了两倍多,电能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了。有—个客户写了一篇“电的颂歌”的文章,他说道:电与水,空气一样,成了人们的必需品,衣食住行离不开它,离开了它就要喊天;经济建设更需要它,否则现代化就难实现。
(未完,全文共3658字,当前显示10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