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省市委着眼于夯实小康基础、构建和谐农村,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理顺行政体制、提高工作效能,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到2005年底,3058个村实现“一肩挑”,占全市农村的90.5%。2006年,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全市132个乡镇全部实现“一肩挑”。通过实行“一肩挑”,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积极探索,有益尝试

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标准,要求各级党政部门职能更加明晰,班子更加坚强,作风更加优良,履职更加高效。延用过去传统的行政管理机制和党务管理办法,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难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实行党政“一肩挑”,正是从农村的实际问题和现实状况出发,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建设和谐农村的首要任务。目前,有些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导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有些基层干部年龄老化、知识弱化、能力退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有些农民群众致富无路、发展无门,新农村建设基础薄弱。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大农村实行村民直选“村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推进了村民自治进程,但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两委”关系不协调的突出问题,“一个人说了算”、“谁说了都不算”,甚至“对着干”等现象,造成“两委”班子不和谐,严重损耗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损害了群众利益。实践证明,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是要建设好党支部,特别是要选准配强“一把手”。以“一肩挑”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基层“一把手”队伍建设,可以保障团结,减少内耗,凝聚合力,稳固班子。实践证明,“一肩挑”不仅是解决“两委”不和谐的有效办法,而且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突破口。


(未完,全文共3125字,当前显示90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