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及发达国家比较在存在较大差距。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都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是两者的乘积。数量指农村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平均数量和平均质量的乘积。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呈现如下明显特点:

1、基数大,劳动力大量剩余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人口生育工作曾一度失控,人口基数居世界第一,农村人口数量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十分巨大。至2004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总数达9.4亿,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2.5%;农村劳动力达4.97亿,每年还有600万的新增劳动力。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高位增长的水平。

2、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城乡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情况看,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1%,初中程度的占50.38%,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多百分点;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


(未完,全文共2149字,当前显示6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