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概要
序言
察北管理区是由原河北省农垦局管理的九大农牧场之一的察北牧场转制而来。察北牧场始建于一九四九年,当时属察哈尔省领导,场名为“察北机垦农场”。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一九五二年五月与原华北人民政府下属的“省立种畜改良场”合并,定名“察北牧场”,由中央农业部直接领导。一九五六年改由国家农垦部领导,一九五九年本场由中央农业部下放河北省农垦局领导。同年将临近的七个高级社并入牧场,新建了四个国营分场,文革期间由省下放张家口地区管理,场名更改为“东方红牧场”一九七二年又将七个高级社所组建的四个国营分场转为集体所有制。组建沙沟人民公社和宇宙营人民公社(后改为乡),仍由察北牧场管辖。一九七四年又上收回省。由省农业厅领导。一九七五年牧场改名为“张北牧场”。一九八零年恢复原场名“河北省察北牧场”,一九九四年省政府机构改革,又划归省农垦局领导。二oo三年三月二日省委、省政府对省属农(牧)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决定将察北牧场改建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并移交给所在地张家口市管理。同年八月份正式挂牌成立察北管理区,同时挂“张家口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牌子。经市财政局批准,十月一日设立察北管理区财政局国库(属财政自立县)。
察北管理区位于我市坝上地区的张北、沽源、康保三县交界处,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端。辖区范围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5公里,国道207线纵贯全区。全区土地总面积56万亩(374平方公里)其中:原耕地20万亩(2002年至2003年退耕还林11万亩),草场28.5万亩,林地面积3.5万面积,水淖村庄占地4万亩。全区下辖5个管理处、2个乡,18个工商企业和二级直属单位。总人口2.4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94万人。
察北管理区致力于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规模,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区域经济呈强劲发展态势。乳肉业发展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乳肉产业化经营已经初俱规模,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奶牛、肉羊养殖基地快速发展,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改区后,辖区内实现gdp12636万元,工农业生产总值31811万元,财政收入419万元,财政支出183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719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7200元。财政供养人员636人。2004年辖区全社会实现gdp14688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0919万元,财政收入1045万元,财政支出258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3423元,职工人均工资收入9376元,财政供养人员636人。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7064万元,全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958元,比上年度增长12.4%。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
2003年3月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关于省属农(牧)场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开始运作组建察北管理区。2003年6月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张家口市察北、沽源牧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成立察北管理区,建立区级财政体制,同年10月1日,经市局批准设立国库。并相应派驻国税、地税征管机构,执行全省统一的财政体制模式。区财政局履行预算、国库、票据管理,支付中心、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信息中心等工作职能。并不断加强财政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和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财政票据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实施办法。管理区财政性支出纳入本级预算。
第二节财源建设成就
(未完,全文共6540字,当前显示141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