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执政能力调查意见
**县现有39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4个,共有乡镇干部874人,其中女干部121名,党员702人,35岁以下326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579人,占66.2%。乡镇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执行党在农村工作方针的骨干力量,其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党的事业的成败。近年来,我们组织专门力量就如何提高乡镇干部执政能力,加强队伍建设进行了一系列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解剖的13个乡镇(全县39个乡镇)来看,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能基本适应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需要,担当起农村基层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重任。同时,我们也发现乡镇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和突出,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
(一)领导素质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社会转型下的乡镇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矛盾,客观上对乡镇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反映,有27%人反映自己的工作越来越被动,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具体表现:一是少数党政一把手驾驭全局的能力较低。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党政一把手管理协调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解决班子内的问题,碰到矛盾就找上级,要求调整换人,缺乏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二是部分党政班子成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较低。问卷调查反映,76%的党政班子成员认为乡镇工作主要是财政、计生和综治等“三票”工作。事实上,他们也是把主要精力摆在这些硬性指标上,而恰恰忽视了乡镇工作的重头戏――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上。还有40%的同志对市场经济知识不熟悉甚至根本未入门,遇事凭经验,办事找关系,实际工作的思维定势主观化、行政化、经验化,如在资金引进、合同签订、技术转让、招商洽谈等方面均显得力不从心,无所适从。三是一般干部驾驭农村复杂局面能力较低。据统计,现有乡镇干部中,近十年来从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的接近一半,他们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虽然知识水平较高,且大多是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但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二)思想作风与群众要求不相适应。表现在。一是“不勤”。据村干部反映,乡镇干部下村是“三来三不来”,即财税入库催钱来,计划生育催人来,上头安排突击任务来;平时调解班子不来,处理矛盾纠纷不来,宣传教育群众不来。有的驻村办联系点也是“选近不选远,选富不选穷,选易不选难”。一些党政领导干部应付会议多,结合会议精神联系实际抓落实的少;工作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的多,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喊在口头上、甩大衣袖子的多,带头埋头苦干做实际工作的少。一些地方的村民对党委书记、乡镇长是“只知其名,不识其人”。二是“不细”。不少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差,运用行政手段管理多,真正和风细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太少,特别是在农业税费上交工作中,当行政手段推而不动的时候,就组织“大兵团”进行“强攻”,引发干部对立情绪。三是“不廉”。有的乡镇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不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对农民索、拿、卡、要,用公款大吃大喝,少数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
(未完,全文共4740字,当前显示13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