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种全会和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全民创业行动”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经营合作化、村镇景观化和管理民主化为着力点,全力组织实施“抓百村促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工程,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实现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目标任务和具体标准

2、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县统筹、乡(镇)村组织的原则,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农业增加值达30亿元,年均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年均增长10%;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万人,城镇化率达43%;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通电视、通电话;水利设施配套完善、运行良好,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沼气普及率达到30%;适龄青少年人人享有免费义务教育,人人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体活动形式多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道德情操高尚、村风民风淳朴、村务管理民主、村庄环境整洁。

3、具体标准。全市100个村在2008年前率先达到以下标准,60%以上的村在2010年前基本达标。

——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收入水平。每个村有1—2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主导产业比重占农业增加值的50%以上。集体可支配收入达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村内道路硬质化,行政村交通主干道黑色化;排水通畅,道路顺畅;电视入户,电话进家;95%以上农户用上卫生安全自来水,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有较好的科技教育支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25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基本经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掌握1—2门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占农业人口的比重在40%左右。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村庄内绿化覆盖率超过25%;森林覆盖率山区村达到78%,城郊村达到58%,村域范围内基本无荒山荒坡;村口、水口生态林和古树、名树得到有效保护,逐步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村。

——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村庄建设规范有序,河道、塘库及时疏浚,水体清澈;村内垃圾集中堆放处理,村有环卫保洁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以上;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人畜分离,环境优良。

——有文明进步的村风民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赡养老人,家庭和睦;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移风易俗,不破坏生态环境,不违规上访,无政策外生育;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

——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建有以村委会为中心,集文化宣传、党员干部学习、图书阅览、远程教育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村文化广播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能力,并有一名村干部负责。

——有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积极组织花会、灯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注重保护、挖掘和传承民间艺术和文化遗产。

——有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占全村农业人口的85%以上,大病有补助,贫困有救助。村卫生室设置达标,管理规范;卫生防疫措施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

——有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做到“六规范一满意”,每年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不少于4次;村两委班子团结,有较强的战斗力。


(未完,全文共6231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