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水库配套与节水改造意见

一、充分认识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国以来,全市已建成小型水库33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69座,小二型水库270座,蓄引提能力达到25796万立方米,有效水量达到14987万立方米,设计灌面61.24万亩,有效灌面45.03万亩。灌区涉及1248个村,7540个社,农业人口86.4万人。2002年以来,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我市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投入资金12568万元,先后对180座次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整治,恢复蓄水908万立方米,新增蓄水558万立方米,今明两年还将完成69座病险水库和58座震损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全市小型水库病险状况将得到有效控制。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抓紧小型水库渠道建设是解决灌区干旱缺水问题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为小型灌区渠道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型水库灌区仍然存在渠系配套不完善、渠道衬砌率低、失修失管老化、土渠堵塞倒塌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库效益的发挥,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调查,全市339座小型水库渠道设计应配套2829公里,实有渠道1252公里(其中石渠616公里,占49%,土渠637公里,占51%),占应配套的66%,渠道完好率约40%;应防渗2634公里(其中风化石渠420公里),已防渗616公里,占应防渗的23%,小型水库渠系水利用系数0.28左右。小型水库旱涝保收面积仅22.78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1%。灌溉保证率低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家资金主要投向大中型灌区建设,小型灌区国家支持有限,但小型灌区覆盖面广,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农户受益直接,加强小型灌区建设,充分发挥水库灌溉效益,将极大改善当地农业基础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施小型灌区渠道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统筹发展的基本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惠民、利民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型灌区渠道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小型灌区渠道建设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

二、加快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受益农户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努力引导和促进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深入、持久、健康发展。

(二)任务目标。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统一标准”的原则,以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为基本目标,以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为根本目的,组织发动群众加快小型水库灌区渠道建设,力争5年新建小型水库灌区渠道500公里(其中土渠防渗200公里),新增有效灌面15万亩,恢复改善灌面20万亩,总投资9000万元。


(未完,全文共3774字,当前显示12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