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税收执法环境思考
税收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难易程度和最终落实程度,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与否,关系到征税人、纳税人、用税人能否和谐相处。当前,税收执法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依法治税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是摆在各级税务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当前税收执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理想:以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为依托,形成税收管理严密,司法保障有力,征纳关系和谐,社会成员法制意识整体较强,依法治税内外环境全面优化
税收执法环境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税收立法环境、税收执法内部环境和税收执法外部环境三个方面,理想的税收执法环境应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一)税收法制体系健全完备。健全的税收法律体系应该由《税收基本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收征管法》、《发票管理办法》和有关各个税种的单行税法组成,税收程序法和各个单行税种的实体法共同构成完整的税收法律体系,充分体现税法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
(二)税收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税收收入计划与经济协调增长,各级税务机关职能配置合理,征管查各岗位职责明确清晰,税收征管规程设置科学合理。
(三)税收征管手段先进高效。税收信息化网络全国联网全面覆盖、功能强大、监控有效,税收征管工作置于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运行,纳税人办税方便快捷,征纳成本低廉节简,税收收入应收尽收。
(四)税收执法队伍素质优良。税务干部依法行政观念、规范执法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税收征管的能力较强,执法队伍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严密有效,执法行为全面规范。
(五)司法保障体系坚强有力。建立税务警察机构和税务法院等司法保障体系,税收执法、司法、护法形成合力,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的快速反映机制健全通畅,保障税收执法有效利用法律强制力,震慑犯罪和减少税收违法发生。
(六)税收社会环境全面优化。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税收遵从度良好,全社会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较高,协税护税网络健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和对税收工作支持协调,工商、金融、公检法等部门积极配合,整体联动,共同维护税法尊严,税收执法的社会环境全面优化。
二、现实:税收立法滞后、征管质量不高、司法保障乏力、部门配合不畅、地方政府干预、社会环境不优是构建良好治税环境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税收立法滞后。一是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税收立法层次不高。目前我国的税收执法依据属于法律的仅有《税收征管法》、《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三部法律,已开征的税种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暂行条例、暂行办法等低层次的法规上,大量的政策条文以部门规范性文件的面目出现,法规层次低、效力差。二是政策条文变动频繁,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差,形成了“补丁税制”,加大了税制操作的难度和运行成本。许多税收规范性文件在内容方面年久失修、重复交叉,有些文件违背上位法或不具有可操作性,在税务行政诉讼案件中,税务机关因执法依据缺乏法律效力而被法院判决败诉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总局近年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但清理的内容仍不够全面,且没有进行系统地文件整合,税收执法的风险仍然存在。
(未完,全文共5335字,当前显示13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