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思考

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是农村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配套建设的核心。随着农村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传统组织设置模式的局限日渐凸显,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以改革的精神适时合理地调整创新村级党组织的设置模式,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的迫切要求。

一、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和紧迫性

农村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农村社会的重大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对村级党组织现行的设置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这些要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结构的多元化、组织的多样化,对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现阶段,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林、牧、副、渔、工、商等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各种专业部门和新的经济组织,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这些新变化客观上要求各种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在更广阔的空间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但以村、组分块设置村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成诸如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我封闭和人为分割状态,难以跨村、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优化配置,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村级党组织设置只有自觉适应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经济格局的调整,才能在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找准定位,才能对不同的经济组织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使各种经济组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市场经济的目标要求,服从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2、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对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日益增多。随着农民在外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其中,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比重相应增大,流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情况更加复杂。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的趋势日渐凸显,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甚至导致了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因此,根据农村党员从业结构的变化和党员流动频繁的特点,打破按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格局,及时调整组织设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未完,全文共4057字,当前显示10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