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的困难与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是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古人云:“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着我们党几代领导人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民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一个历史上多次提过的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课题。对于海岛乡镇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是当前乡镇干部,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的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重中之重。遵照中央一号文件中规定的“五要五不”原则,即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笔者以为,海岛乡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中必须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合理规划,统筹兼顾,科学推进。既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但也不可急于求成,必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努力,使新渔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一步步成为现实。为此,根据海岛乡镇的实际,认真排摸新渔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新渔村建设中的相应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一、海岛乡镇在新渔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物质基础问题一是乡镇财政收入渠道狭窄,村级集体经济脆弱,新渔村建设除公共财政投入外,乡村集体经济无力进行补充;二是渔业生产听“海”由命,渔民收入极不稳定,增收难度较大;三是受海岛地理条件制约,培育具有地方优势,符合地方实际的新的增长点难度大;四是地方公共财力不可能将渔村中基础设施建设包罗万象悉数纳入,支持力量有限

(二)素质提高问题一是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开放,渔村中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渔民大量外出务工;另外,那些在高等院校就读的渔家子女也不会再来海岛落户,海岛居民的总体素质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基层后续人才日益缺乏;二是渔村公共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和设施原来基础较差,几近空白。因受财力制约,不可能大规模建造和增添,活动难以开展;三是村际交通不畅,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人员集中困难,客观上难度较大。

(三)环境改善问题一是乡镇规划滞后,村庄群落布局十分不合理;二是海岛渔村自然环境差,人口密度大,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三是矿山企业采石爆破引发的震动、噪音、粉尘以及水产加工业排放的污水、烟尘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治理难度很大;四是渔民群众卫生习惯差,尤其是居住在半山腰的群众生活垃圾(特别是塑料薄膜袋等白色垃圾)随处乱丢现象严重,造成环境污染

(四)社区(村)管理问题。乡镇的社区干部基本上是由原来的村干部担任,普遍存在学历低,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大局意识差,综合素质低下的弊端;用原来村干部的简单工作方法来处理社会事务,对社区的管理很难适从;同时,对发展壮大辖区内的村、社集体经济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总之,尚未完成从村干部到社区干部的角色转换。

二、海岛乡镇在新渔村建设中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笔者以为要把海岛乡镇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渔村,必须面对困难不畏难、不退缩,积极谋划新渔村建设的良策。具体要做好“六个坚持”。

(一)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发展这一中心点不动摇


(未完,全文共4289字,当前显示13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