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完善劳动力调查统计之思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就业统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解决新形势下劳动力调查统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对调查的组织实施、样本代表性、数据评估和公布机制及调查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调研探索,以期为完善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进一步做好劳动力调查工作作必要的积累。

一、组织实施

1、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有力的领导。劳动力调查是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行为,涉及部门众多。目前状况是,此项工作没能引起必要重视,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不够,统计部门被动包打天下,孤军奋战,孤掌难鸣。

2、工作流程部分细节的可行性有待探讨。时间上。比如摸底阶段仅够调查员收集数据,而没有必要的核实时间(主要数据一旦上报,即使以后可以调整,也基本不会再有变动),实际会影响数据质量。从摸底登记到数据上报,时间跨度不到2个月,如此过紧的时间容易导致部份环节流于形式,于数据质量不利。协调上。繁重的基层工作已经使作为村居工作人员的调查员重担在肩,满负荷运转,而2006年劳动力调查与农业普查相冲实。那么,仅对应统计系统,他们就要兼顾好两项工作。并非专职统计人员的他们,无论是精力还是时间都不够。而目前并没有明确一套具体可行的措施来加以规避。

3、现行的调查员培训方式效果不佳一是培训时间。由于经费紧张,自上而下的培训课时递减。国家级5天,省级就4天,市级对调查员培训最多被压缩成3天。实则,最需要保证课时的恰恰是调查员。二是培训方式。虽然,省级反复要求调查员培训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而各市县大都上行下效、中规中举,很少突破创新。比如,省级培训“住宾馆、吃桌餐”,调查员培训也如此,大部份经费用于吃住(快餐能解决,却要桌餐),与少的可怜的调查员补贴比,似乎是铺张。三是培训效果。根据规定,对调查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查阅发票、名册等资料和现场听课都可以对此加以落实,而对于培训效果却没有好的保证措施,测试也只限于发现问题,对解决问题还是于事无补。

4、质量抽查出现形式化倾向。质量抽查是对前期工作的警示,也是对前期工作的评价,如果上级查出下级的问题,可能会不愿意公布或上报,因为这意味着上级工作也出现了问题,如果质量抽查“走过场”,就意味着对前期工作缺少警示和约束,数据质量又难以保证。从数据内在逻辑分析,近年数据质量每况俞下,这与质量抽查“走过场”关系很大。有的地区质量抽查误差率很低,真实情况却是不容乐观。

二、主要数据代表性和稳定性


(未完,全文共3209字,当前显示10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