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康步伐思考
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着力寻找党建工作与小康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年以来,我们先后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了以争创富民先进党支部、争当“双带”优秀村支书、争做先富帮贫好党员为内容的“三争”活动和以争创党建工作先进村、小康建设先行村为主题的“双先村”争创活动。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消除了怕富、不敢带头致富的思想顾虑,大胆地从过去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积极走向市场,带头兴办实业。一批“双带型”村干部脱颖而出,全市有46%的村支部书记、40%的村“两委”成员、11%的农村党员成为致富能手。经调查,在50个“双先村”中,预计到今年底,经济总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村有41个,其中超过2亿元的有7个村;村集体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有15个村,其中超过100万元的有3个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有33个村,其中达8000元的有3个村。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创业热情竞相迸发,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小康村建设的瓶颈问题:一是发展机制不活、动力不足。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带动农民增收、集体创收的机制不活,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部分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不多;二是部分村干部“双带”能力欠缺。有的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发展经济的本领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还没有一个村干部兴办的致富项目能进入市列统企业行列。农村优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现象也较突出;三是村级党组织设置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四是农村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规划起点不高、前瞻性不强,村庄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小康村建设进程,需要我们在机制创新、政策激励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双先村”建设力度,发挥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我市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一、在发展机制上求突破,为“双先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科学制定农村发展规划。要根据“十一五”规划,对农村小康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重点围绕一二三产业功能分布,详细制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要以搞好村庄规划布局为龙头,节约公共资源,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村庄美化程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的新农村。
(未完,全文共3824字,当前显示114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