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
党的**届**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结合实际,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认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三农”工作做出的
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二十字”方针和五项措施,体现了发展农村生产力与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的统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统一,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1、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党的**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虽然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但整体来看,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2、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我国50年代曾提出新农村建设,主要是着眼于旧的社会制度和意识领域的变革,党的**届**全会重提新农村建设,则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生活。新目标、新定位,顺应了“两个趋向”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统筹发展、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是社会转型时期加快农村发展的新探索。
3、具有广泛深远的战略性。农村是“三农”问题的结合点,只有农村发展了,农业才有出路,农民才能富裕,“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启动开发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有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有效途径,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4、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从综合国力上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从工作实践上看,近年来,中央、省、市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农业税费减免、农村“六小工程”、“五件实事”等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积累了经验。从建设内容上看,它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有目标,有手段,有保障,切实可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既符合国情,又顺应民意,有利于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
求解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整体联动。
1、抓核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是前提,生活宽裕是目的,如果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民富裕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还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龙头,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繁荣农村。
(未完,全文共5580字,当前显示12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