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能上不能下成因思考
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是新时期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同志在**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新时期干部工作在能“上”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功经验,但能“下”难仍然是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
一、存在问题与难点
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工作任人唯贤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持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推行干部能“下”工作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l、“下”的干部思想难接受。“下”的干部往往被人们称为“下台”干部。“上台”与“下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使“下”的干部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同事、亲友等多方面压力,并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自感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脸面上过不去,今后无法做人。因此。组织作出调整决定后,往往左比右看,甚至会产生一些比劣不比优的攀比心理,对“下”不服气的委屈心理,以及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狭隘自私心理,导致对组织上作出的调整决定想不通,甚至不服从。
2、干部“下”的标准难把握。目前,子部“下”的标准弹性比较大,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往往是一些比较空洞的抽象概括,不仅导致领导和组织部门对于部“下”的标准感到难以把握,就连该“下”的干部对自身也无法进行准确的估价,甚至有些该“下”的干部反而自我感觉不错。认为自己该“上”。
3.干部“下”的程序难操作。现行干部“下”的操作程序主要以组织考察为主,最后由领导拍板。这就把干部“下”的焦点聚集到领导和组织部门身上,领导往往不愿意去做这个“仇人”,组织部门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依也感到提作起来比较为难。因此,真正“下”来的干部多是犯有严重错误的,甚至是犯罪的,或者是所谓年龄上的“一刀切”。
4.“下”的干部难安排。“下”的干部多数属于非自愿的,有的属于年龄们大,有的属于知识更新跟不上,有的用于工作环境不协调等等,这些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多年来、干部沿袭了吃“皇粮”的传统,现在一下子成了“下台”干部。本身在心理上就不平衡。如果把他们安排到比较差一点的工作单位或岗位,或者是“推”出干部序列,心理上就更加不平衡,产生的矛盾就会更多、更大。目前,多数地方为了回避矛盾,采取改任协理员、调研员、巡视员等非领导职务的做法。认“下”的干部来说,有了一个说法。但协理员不协理、调研员不调研、巡视员不巡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干脆只拿工资本工作,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二、原因分析与透视
1、重选拔轻监督问题比较普遍。新时期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已得到了普遍重视,认《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出台,到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干部监督还一直是干部工作的薄弱环节,难监督、监督难问题比较突出,不仅滋生了腐败,也滋长了腐败,给不称职干部和相形见绌的干部增加了难度,甚至使一些该“下”的干部失去了重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机会,走向了犯罪深渊。
(未完,全文共4437字,当前显示12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