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军休服务交流
在全国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一手抓发挥职能防治非典,一手抓落实今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之际,民政部优抚安置局组织召开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专题交流会。这充分体现了军休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表明了军休工作在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之后,开始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变,预示了军休工作在党的十六大和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将伴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满怀信心地迎接军休工作新阶段的到来,并将在新阶段中为军休工作的创新发展,探索前进作出应有的努力。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是军休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军休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推进和实现的程度,既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又与民政部门在这项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以及军休工作部门人员(也包括军休干部)的思想认识、观念状况有紧密的联系。与此同时,及时地推广成熟的经验加以引导促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的军休工作与全国很多省区市一样,在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工作标准比较规范,工作规模基本形成的前提下,一直致力于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探索和研究,尝试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升服务管理工作水平。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0年底,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高度评价天津军休工作总结的“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的经验,对上海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原有的探索实践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助推作用。我们从“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的经验中,进一步认识了军休工作的改革趋势,认识了军休工作的发展前景。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探索实践也出现了从局部尝试向整体推动转变,从单向受助朝双向互动发展,从物质形态向精神文化形态深化的新局面。现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就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介绍一些基本做法,交流几点体会,提出相关建议。
一、上海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主要实践
在过去20多年间,上海军休工作始终坚持地方特点,上海特色的基本要求。从地方实际出发,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为依托,逐步形成了分散安置,属地管理,部门合作,专业分工,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作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国发[1984]171号文件确定的部门分工原则,实现了军休干部住房、医疗服务管理的专业化。
(未完,全文共6528字,当前显示9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