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难题全面配套思考
当前很多的学者分析“三农”问题产生原因时都认为是“农民的收入过低”,“农民过多”,“土地产权不明”,“农民负担过重”,“农民权利缺乏”,“农村政府机构膨胀”等等,虽然从“三农”的种种现象来看,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深究起来,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和冲突,小农经济和政府职能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才是“三农”产生的主要根源,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有全面性的配套措施。笔者分析认为,要破解“三农”难题,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把建设新型工业体系与建设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从根本上讲,“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要依靠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但工业化的发展也需要农业的原料支撑和市场开拓。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城镇化不只是修房子,建街道,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是化不起来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农业,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建设的可行性。
依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今后市场竞争的主体和司法的主体已不可能是政府。除了政府外,谁是农民的代言人。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日本农协,通过联合购买、联合销售、合作加工、合作保险、金融互助等方式,显著提高了日本农业特别是稻米的国际竞争能力,它的实质就是覆盖全社会的联系市场与农户之间的农民合作的中介组织。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严重滞后
(未完,全文共2085字,当前显示6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