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编制监管转变经验交流

近年来,人们在对传统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越来越认识到,要真正实现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建立机构设置合理、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富有生机活力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体系,从而克服机构编制不断“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仅仅着眼于审批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当前编制立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编制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编制部门的职责,拉长管理平台,拓宽管理范围,创新管理手段,建立机构编制督查监管机制,把监管与审批结合起来,把审批管理与登记管理统一起来,探索建立管政策、管标准、管总量、管结构、管效能的机构编制管理模式。管政策体现前瞻性,管标准体现科学性,管总量和结构体现协调性,管效能体现目标性。应该说,在过去的管理上,这些方面都不够,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者的经验和一时的认识,人为随意性较大,有些方面甚至根本没有纳入管理视野。这些很需要作深入的研究。这里仅就建立机构编制督查监管机制,通过督查的环节增强机构编制管理力度作一些探讨。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机构编制督查监管机制。

督查监管是整个机构编制管理重要的一环,缺少这个环节,整个管理过程就不完整,日常管理的效果就不会好。目前的机构编制管理主要体现在审批审核上,单位来请示,作些调查研究,按一定程序研究,正式批复。至于批复以后落实如何、运行如何,编制部门几乎就没怎么管,全靠各个单位的自觉性了。建立督查机制,就是要加长这个管理链条,把后续管理跟上来。2**0年市级党政机构改革,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是一项重要内容,两个机关大院改组成立了精干的机关事务管理处,分流机关车队、食堂、卫生清扫等服务性后勤事务组建了服务中心,作为过渡编制只减不增,人员只出不进。这是编制部门的政策,但是具体落实到单位则有对策,根据需要随意摆弄人员,而不再考虑编办的定岗定员规定,结果是五年以后双方感到不平衡才暴露出来。因此,不抓督查监管,审批管理必然会落空。

从机构编制管理现实来看,监管应当比审批更重要,不抓机构编制的监管,编制工作就失去了意义。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组织形式和编制配备工作,其本身无法不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的限制,因此,机构编制的审批象其它资源配置一样是有限的,不可能随意地搞批发。这10多年来,编制部门改革任务很重,因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机构的职能要调整适应,从无限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因此,机构编制要相应地调整精简。这些任务靠改革才可以实现。但从根本上讲,改革只是优化行政资源的手段,而且改革的成本很高,因此按照改革的精神坚持日常的监督管理才是上策。

重审批管理轻监督管理,是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突出问题,编制部门必须创新监管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编制工作水平。重审批管理,轻监督管理,极易导致编制工作走向审批权的滥用,长此下去必然造成编制管理的混乱。近十年来,我们开创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新领域,但由于监管乏力,导致人们对登记工作失去信心,如果不从监管上下功夫,事业单位登记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此外,建立监管机制,还会反过来促进审批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维护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和规定的严肃性,优化机构编制工作环境,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第二个问题。从哪些方面进行督查监管。


(未完,全文共5095字,当前显示13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